大暑至 盛夏濃
GREATER HEAT
傳/統(tǒng)/二/十/四/節(jié)/氣
大暑,作為二十四節(jié)氣中的第十二個節(jié)氣,也是一年中最熾熱的節(jié)氣。陽光盡情灑落,空氣中彌漫著熱浪的氣息,稻谷在驕陽下蓬勃生長,池塘中的荷花與碧葉相映成趣,微風輕拂,帶來一絲絲清涼。
大暑是一年中最熾熱的節(jié)氣
陽光盡情灑落
空氣中彌漫著熱浪的氣息
稻谷在驕陽下蓬勃生長
池塘中的荷花與碧葉相映成趣
微風輕拂,帶來一絲絲清涼
大暑時節(jié),太陽到達黃經120°,北半球接收到的太陽輻射最多,氣溫高、濕度大,悶熱難耐。此時,我國大部分地區(qū)進入一年中最熱的時期,高溫、暴雨、臺風等天氣頻繁出現(xiàn)。
大暑是農作物生長的關鍵時期,充足的陽光和高溫有利于作物的光合作用和養(yǎng)分積累。農民們需密切關注天氣變化,合理安排灌溉、施肥和病蟲害防治,確保秋收作物的豐收。
大暑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,它提醒人們順應自然規(guī)律,注重養(yǎng)生保健,同時也寄托著人們對涼爽秋天的期盼和對豐收的祈愿。
大暑三候,是古人根據自然界的變化,將大暑節(jié)氣分為三個階段,每個階段都有其獨特的自然現(xiàn)象和生物特征,揭示了大暑時節(jié)自然界的奧秘。
大暑時節(jié),草木繁茂,腐草堆積。夜晚,螢火蟲在草叢間翩翩起舞,閃爍著微弱卻迷人的光芒。它們像是夏日的精靈,為炎熱的夜晚增添了一份浪漫與神秘。
此時,大地被烈日炙烤,空氣中彌漫著濕熱的氣息。泥土變得濕潤而黏膩,暑氣蒸騰,仿佛連空氣都在燃燒,稻田里,綠油油的秧苗在暑氣中拔節(jié),為豐收積蓄力量。
大暑時節(jié),天氣變幻莫測,常常有暴雨傾盆而下。烏云密布,大雨如注,卻也帶來了一絲清涼。雨后,空氣清新,大地被洗凈,萬物在雨露的滋潤下更加生機勃勃。
大暑三候,是自然界在大暑時節(jié)的生動寫照。從螢火蟲的閃爍到大雨的傾盆,每一候都充滿了自然的韻律和生命的活力,讓我們對大自然的神奇與美妙有了更深的理解。
大暑習俗,是民間智慧的結晶
也是傳統(tǒng)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
從飲食到祭祀,從消暑到祈福
每一項習俗都承載著人們
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對自然的敬畏之情
讓大暑這個節(jié)氣充滿
濃郁的傳統(tǒng)風情和人文氣息
在大暑這一天,許多地區(qū)有吃荔枝、羊肉、米糟等食物的習俗。例如,福建莆田人會在大暑吃荔枝,認為此時荔枝最為滋補;山東南部地區(qū)則有喝羊肉湯的習慣,以熱制熱,排汗解毒。這些食物不僅美味可口,還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,幫助人們抵御高溫帶來的不適。
一些地方會在大暑時節(jié)舉行祭祀活動,如祭祀土地神、五谷神等,以祈求風調雨順、五谷豐登。在浙江臺州等地,大暑節(jié)氣會送“大暑船”,寓意將疫病和災厄送走,保佑當?shù)仄桨步】怠?/p>
為了應對大暑的高溫,人們還會開展各種消暑活動。比如,在古代,文人墨客會聚集在一起,吟詩作對,以消暑熱;民間則有制作綠豆湯、涼茶等飲品,供家人飲用,以達到清熱解暑的效果。
大暑時節(jié),民間習俗豐富多彩。人們通過吃荔枝、羊肉、米糟等食物,以熱制熱,排汗解毒,抵御高溫;祭祀土地神、五谷神,祈求風調雨順、五谷豐登;文人墨客吟詩作對,民間制作綠豆湯、涼茶清熱解暑。
這些習俗不僅體現(xiàn)了人們對自然的敬畏和對健康的追求,也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內涵和地域特色,承載著對美好生活的向往,讓大暑充滿了濃郁的傳統(tǒng)風情和人文氣息。
微信號:135editor
新浪微博:@135編輯器
【模板版權聲明】
排版|135編輯器
圖片|135攝影圖(ID:86918、86917)
使用請自行替換
貼紙|135編輯器
文字|來源于135AI寫作,請自行替換
使用說明:替換水彩背景圖:點擊文字后在“區(qū)域操作”點擊“層2”選中圖層后,在“區(qū)域操作”的“背景”中替換圖片。
使用說明:161729鏡像樣式
大暑是一年中最熾熱的節(jié)氣。陽光盡情灑落,空氣中彌漫著熱浪的氣息,稻谷在驕陽下蓬勃生長,池塘中的荷花與碧葉相映成趣,微風輕拂,帶來一絲絲清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