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暑,是二十四節(jié)氣中的第十二個節(jié)氣,也是夏季最后一個節(jié)氣,于公歷7月22日—24日交節(jié)。“暑”是炎熱的意思,大暑,指炎熱之極。大暑節(jié)氣正值“三伏天”里的“中伏”前后,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段,陽光猛烈、高溫潮濕多雨。
大暑,是二十四節(jié)氣中的第十二個節(jié)氣。斯時天氣甚烈于小暑,故名曰大暑。“暑”是炎熱的意思,大暑,指炎熱之極。大暑是一年中陽光最猛烈、高溫酷熱、雷暴頻繁,雨量充沛,是萬物狂長的時節(jié)。
元代文人吳澄編著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,將一年二十四節(jié)氣分成“七十二候”,每個節(jié)氣分成三候。大暑三候為:“一候腐草為螢;二候土潤溽暑;三候大雨時行?!?/p>
每到大暑時節(jié),由于氣溫偏高又有雨水,細菌容易滋生,許多枯死的植物潮濕腐化,到了夜晚,經常可以看到螢火蟲在腐草敗葉上飛來飛去尋找食物。三候是說在這雨熱同季的潮熱天氣,天空中隨時都會形成雨水落下。
伏茶,顧名思義,是三伏天喝的茶。免費供應伏茶時間一般從農歷六月初到八月末。這種由金銀花、夏枯草、甘草等十多味中草藥煮成的茶水,有清涼祛暑的作用。古時候,很多地方的農村都有個習俗,就是村里人會在村口的涼亭里放些茶水,免費給來往路人喝。
大小暑時節(jié),天氣酷熱,福建、廣東和臺等地方有在大暑前后有吃仙草消暑解毒的習俗。仙草又名涼粉草、仙人草,唇形科仙草屬草本植物,是重要的藥食兩用植物資源。莖葉曬干后可做成燒仙草,廣東一帶叫涼粉,是一種消暑的甜品。
夏季入睡時間應以晚些為宜,此時一天的暑熱時期已過,晚上較為清涼,容易入睡。起床時間可以適當早些,因為天亮的時間比較早,符合天人相應的養(yǎng)生之道。此時節(jié)要合理安排工作,注意勞逸結合,避免烈日暴曬,注意室內降溫。適當補充水分,體質寒的人應以熱飲為主。
大暑時節(jié),腸胃的消化功能較為薄弱,飲食以清淡為主,不可多吃肥膩、辛辣、煎炸食物。除了多喝水、常食粥、多吃新鮮果蔬外,還可適當多食用些清熱、健脾、利濕、養(yǎng)陰的食物,如蓮子、百合、薏苡仁等,荷葉、冬瓜、綠豆等是不錯的消暑選擇,同時還要注意飲食衛(wèi)生。
文字:摘抄百度百科/僅做占位,使用請?zhí)鎿Q
貼紙:筆格設計ID:765895、67328、135編輯器
排版:135編輯器
圖片:來源135攝影圖ID:86360、ID:7619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