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端午節(jié)放假時間為5月31日(周六)至6月2日(周一),共3天。在這三天小長假里,大家可以暫別忙碌日常,或歸家與親人共享天倫,品嘗家中長輩親手包制的粽子;或外出游歷,感受不同地域獨特的端午風(fēng)情,在民俗活動里體悟傳統(tǒng)文化的魅力。
端午節(jié)的起源,蘊含著豐富的歷史內(nèi)涵與文化密碼,歷經(jīng)數(shù)千年的沉淀,成為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標識。它最初可能與上古時期的天象崇拜、龍圖騰祭祀相關(guān)。在這一天,人們舉行盛大的圖騰祭,將食物裝在竹筒或裹在樹葉里投入水中獻給龍,還會劃著刻畫成龍形的獨木舟競渡祈福。
隨著歷史演進,端午融入了紀念先賢的傳說,屈原投江的故事流傳最廣。戰(zhàn)國時期,楚國大夫屈原,力主改革圖強,卻遭奸臣排擠誹謗,被楚懷王流放。秦軍攻破楚國郢都,屈原悲憤交加,于五月初五抱石投汨羅江自盡。
百姓們紛紛劃船打撈,為保護他的遺體,還將飯團、雞蛋等食物丟進江中喂魚。此后,每年五月初五,龍舟競渡、吃粽子、喝雄黃酒等習(xí)俗逐漸固定下來,用以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。
賽龍舟堪稱端午節(jié)最具活力與激情的習(xí)俗。船槳翻飛,水花四濺,一艘艘龍舟如離弦之箭,在水面上疾馳。選手們整齊劃一地喊著號子,齊心協(xié)力,奮勇向前。這種團結(jié)協(xié)作、拼搏奮進的精神,正是龍舟競渡傳承千年的魅力所在。在南方水鄉(xiāng),端午時節(jié),江河湖泊上熱鬧非凡,各地龍舟隊紛紛登場,展開激烈角逐,沿岸觀者如潮,吶喊助威聲此起彼伏,共同將節(jié)日氛圍推向高潮。
粽子,作為端午的標志性美食,承載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祈愿。從北方紅棗粽的清甜,到南方豆沙粽、鮮肉粽、蛋黃粽等豐富多樣的口味,糯米的軟糯、餡料的鮮香,包裹在翠綠粽葉中,蒸煮后香氣四溢。一家人圍坐,浸糯米、洗粽葉、包粽子,每一個動作都飽含溫情,粽子不僅是食物,更成為親情凝聚的紐帶,在端午佳節(jié),讓人們品嘗到傳統(tǒng)味道,憶起家的溫暖。
香囊,又名香袋、荷包,用五色絲線纏成或碎布縫就,內(nèi)裝白芷、川芎、芩草等中草藥,香氣撲鼻。端午佩戴香囊,不僅美觀,更有驅(qū)蟲辟邪之意。精致的香囊,或繡著花鳥魚蟲,或綴著吉祥文字,長輩送給晚輩,寄托健康成長的祝福;情侶間互贈,則傳遞著綿綿愛意,成為端午獨特的情感載體。
黔東南夏季均溫25℃左右,是絕佳的避暑勝地。荔波小七孔景區(qū),碧綠潭水清澈見底,瀑布群氣勢磅礴,景色堪比九寨溝,行走其間,涼意襲人。西江千戶苗寨內(nèi),端午長桌宴熱鬧非凡,苗族歌舞歡快動人,在體驗民族風(fēng)情的同時,享受清涼夏日。
恩施被譽為“中國最美仙境”,夏季氣候涼爽。恩施大峽谷,徒步地縫,抬頭仰望一線天,奇峰羅列,“一炷香”傲立山間,壯觀無比;屏山峽谷,澄澈的河水宛如鏡面,乘坐小船仿佛懸浮空中,打卡“中國仙本那”的奇幻美景,避開炎炎烈日,沉醉于自然清涼。
大理端午時節(jié)氣溫約20℃,洱海騎行是不可錯過的體驗,6月的洱海水性楊花盛開,星星點點漂浮水面,美不勝收。漫步麗江古城,恰逢納西族端午藥市,感受采草藥的傳統(tǒng)習(xí)俗,在古城的青石板路上,尋一方清涼,品歲月靜好。
排版 | 135編輯器
圖片 | 135攝影圖(ID:81589)
文字 | 135AI寫作(僅做占位展示請?zhí)鎿Q)